這是描述信息

“愚公”造田!錨定綠色可持續發展,九間棚四年間在禿嶺薄地整出千畝高質量梯田

  • 分類:新聞中心
  • 作者:農村大眾記者 鄭希平
  • 來源:農村大眾
  • 發布時間:2022-02-23 16:35
  • 訪問量:

【概要描述】“土地是永久的財產。整地就是給子孫后代造福,一代一代把這好梯田傳下去?!本砰g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說,這四年期間,九間棚共計投資了2000多萬,圍繞著村周圍在山上整出千余畝高質量梯田。

“愚公”造田!錨定綠色可持續發展,九間棚四年間在禿嶺薄地整出千畝高質量梯田

【概要描述】“土地是永久的財產。整地就是給子孫后代造福,一代一代把這好梯田傳下去?!本砰g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說,這四年期間,九間棚共計投資了2000多萬,圍繞著村周圍在山上整出千余畝高質量梯田。

  • 分類:新聞中心
  • 作者:農村大眾記者 鄭希平
  • 來源:農村大眾
  • 發布時間:2022-02-23 16:35
  • 訪問量:
詳情

        村集體有錢了,應該怎么花呢?曾經創造出“九間棚精神”的平邑縣地方鎮九間棚村,給出了獨特的答案——整地。


  “土地是永久的財產。整地就是給子孫后代造福,一代一代把這好梯田傳下去。”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說,這四年期間,九間棚共計投資了2000多萬,圍繞著村周圍在山上整出千余畝高質量梯田。


  “三十八年過去,彈指一揮間。”2月17日,山風襲人,裹著軍大衣的劉嘉坤念完這句詩后感嘆道,“這也是我擔任九間棚黨支部書記的第三十八個年頭。”


  過去的一切,仿佛就在昨日。在劉嘉坤的帶領下,九間棚人一起戰天斗地,把這個曾經的窮山村翻了個身,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,九間棚精神也留下了時代的印記。


  如今,只要能忙里抽閑,劉嘉坤就會上山四處查看,因為山上有他最掛念的高質量梯田建設。山上三臺挖掘機輪番作業,六個司機兩班倒,把禿嶺薄地上的石塊清理出,然后墊上好土。“越往山里,地越不好整,下面也都是石頭,有的要深挖六七米才能整出一塊平地。 ”帶領挖掘機作業的負責人劉甲青告訴記者。每次整地,都要先把好土挖出來放在一邊,等到地整平以后,再一點點復歸原位墊好。


  山上帶綠,山下梯田,形成了一道風景。


  四處找土,拉土上山,也成為了九間棚人的日常。目前九間棚正在山下修停車場,于是就想到了置換,把山下的好土一車一車運上山,把山上的石渣子等拉下去回墊停車場。“有機會我們就四處找土,聽說哪里人家挖地基、修路,只要有土,就派人拉回來墊梯田。 ”劉甲青說。


  劉嘉坤帶領村民整地修高質量梯田。


  就這么一點一點的運土上山,四年下來,九間棚整地總計投入了2000多萬,打造出千余畝高質量的梯田。為何要土地上投入這么多?村里曾有些年輕人不理解。“土地是永久的財產。整地就是給子孫后代造福,一代一代地把這好梯田傳下去。”劉嘉坤說,這些年村子富裕了,村里企業也發展得很好,但是在他看來,土地是農民的根本,而要種出高質量農產品,就得有高質量的土地,“我們下定決心要整出高質量的梯田,種出高質量的農產品。”


  高質量的梯田保障了高質量的農產品。


  立下愚公志,再窮也能變富?;貞洀那?,劉嘉坤曾經帶領村民們,將分布在23道山梁上的3100多塊薄土小地,整成幾百畝梯田,讓瓢一塊、碗一塊的石縫地變成了大塊田。如今富裕了,村里的企業都賺到錢了,九間棚又把賺到的錢投入到了梯田整治之中 。“以前修梯田,為的是解決溫飽,擺脫貧困?,F在修梯田,為的是綠色可持續發展。”劉嘉坤說。


  九間棚村民在給金銀花剪枝。


  這千畝梯田,已經種下了金銀花苗。如今九間棚村正在建設生態農場,組織村民修剪金銀花枝條、施用豆肥,利用“六不用”技術,大力發展生態農業。每到5月份,梯田里金銀花盛開,滿山都是采金銀花的村民。山上樹木青翠,果樹飄香,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此旅游??吹竭@些,越來越多的村里的村民也都為“整地行動”樹起了大拇指:“了不起,這是千秋萬代的事。”


  大眾報業·農村大眾記者 鄭希平 通訊員 劉平
  責任編輯:段書強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集團總部辦公電話

0539-4218097

Copyright ? 2019 平邑縣九間棚集團   版權所有

曰本超级乱婬Av片免费